當說到房子坍塌事情時,很多人都覺得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幾率趨近為零,而且也少有新聞報道上會有這方面相關的內容,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房子坍塌事件距離我們十分遙遠。
5月16日,上海長寧區的一處改建廠房頂部發生了坍塌,在事發當時,有多位工人深陷于危險之中。當房子坍塌事件真真切切的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時,此時大家才會意識到結構安全是多么的重要
據悉,改建廠房面積共3000平方,坍塌面積有1000平方左右。經初步調查,事故主要原因是項目建設單位未按照規定履行有關審批手續,違規施工,建設單位以往曾將改建工程以裝飾裝修工程名義申報,逃避審圖等手續。
垮塌發生后上海市城鄉和住房建設委員會成立調查組,對該起事件進行調查,初步原因是“項目建設單位未按照規定履行有關審批手續,違規施工,建設單位以往曾將改建工程以裝飾裝修工程名義申報,逃避審圖等手續”。此次事件責任主體會受到執法部門的嚴厲處罰,那么從這個事件中,各個工程項目的參與方又能吸取什么樣的啟示呢?
切勿逃避責任,謊報工程類型,在設計方案、圖紙都確定的情況下,不要隨意、盲目的去改變結構上的設計,即使非改不可,也要找專業的設計院進行設計變更,而不是找監理單位的去優化設計圖紙。建設單位是工程項目的“首要責任”單位,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要求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降低工程質量標準。建設單位更要明白無論工程項目出現什么問題,建設單位是逃脫不了責任的,所以更要求建設單位加強對工程項目的管控,嚴格按照工程項目管理的程序去管理。
設計單位設計的圖紙一定要滿足強制性標準規范,這是一條紅線,無論是什么原因都不能逾越這條紅線。并且在其他單位對本單位的設計圖紙進行優化后,一定要對優化后的圖紙進行嚴格的審核,不經過嚴格審核的圖紙不可以隨便蓋章。在得到建設單位例如降低工程標準的不合理要求時,應予以拒絕。
監理單位在監督施工過程中,要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圖紙、合同以及強制性規范標準去執行,在施工單位拒不執行的情況下,應要求其暫停施工,并報告建設單位。并且監理單位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長的工作。
施工單位要加強對現場管理,提高自身管理隊伍的自身素質,也要嚴格執行安全技術交底的規定。并且在項目上要配備一套完整的項目管理人員,尤其是重要的管理人員不得隨意離崗。在得到建設單位或者監理單位降低工程質量等不合理要求時也要強烈拒絕。
在發現現場情況與設計勘查結果不相符時,要及時反饋給建設單位,由建設單位協調勘查設計單位重新復核現場情況,各參與方共同協商做出最合理的方案進行處理。施工單位也要找一些資信較好的分包單位以及材料廠家。
上海廠房倒塌的悲劇,可以說很大原因是由于人們對結構安全不重視導致的。無論是故意隱瞞工程類型,還是隨意改變結構設計,還是增加結構受力,都應對結構進行安全檢測,及時請專業加固公司進行加固處理,把災難扼殺在搖籃中。
在進行改造前需由房屋安全鑒定機構進行檢測鑒定,改造方案須經綜合分析檢測鑒定結果后再進行設計,應根據具體情況及條件選擇加固方案,以增強建筑整體性、改善構件受力狀況為目的對房屋進行整體加固、區段加固或構件加固。
對于房屋構件的布置,無論是否為新增構件,都應減少甚至消除整體的不利影響因素,防止由于局部加強導致結構剛度或強度突變。
新增構件與原有構件之間的連接須牢固可靠,如:新增抗震墻、柱等豎向構件時,應有可靠的基礎。
若所用加固構件的材料類型與原結構一致,其強度等級須不低于原結構材料的實際強度等級。